• 一线抗『疫』不忘初心

    编者按:7月 1日, 学校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九周年暨 “两优一先”表彰会举行, 对获得 2018-2020年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 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荣誉的个人和集体进行表彰。 本报特辟专版,撷取部分代表的先进事迹, 以飨读者。2020年初,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资环学院党委副书记饶志雄回湖北咸宁过春节, 因疫情滞留当地。回不了学校,作为学院学生工作负责人, 能为学生做什么?作为一名党员, 能为疫情防控做什么?压实责任, 筑牢师生安全防线  疫情防控工作, 准确排摸信息是关键。他很快开始排摸学生情况,并按照学校统一部署,建立辅导员—班委—学生小组三级联动的网络化管理反馈机制,每日进行全院 1232名学生的健康报送。同时,他和辅导员们组织开展各种主题的 “空中” 班会, 开展学生心理辅导以及线上学风建设活动,既加强防疫知识宣传, 又督促学生们在家学习, 做到 “停课不停学” 。作为同样身处疫情重灾区的在鄂人员,饶志雄深知在紧迫的疫情防控工作形势下, 学生们可能产生焦虑与困扰。 他带领学院学工委团队第一时间将身处湖北的学生拉入一个微信群, 取群名为 “平平安安” ,用自己的切身感受鼓励大家不焦虑、不恐慌、 不信谣、 不传谣, 同时对重点学生进行“键对键” 关怀。 “谢谢老师关心, 目前情况稳定。” 一名学生在群里打卡时这样说。“疫” 线战斗, 践行党员初心使命  2月3日,饶志雄所在的湖北省咸宁市金星村出现 3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被列为高风险区, 全村封闭管理。 他响应政府号召, 主动请缨参加村委的疫情联防联控工作。在党员先锋队里,他在村口把守“大门” , 劝阻村内外人员翻越, 在村里组织巡逻, 宣传政策, 对未戴口罩、 聚集聊天、 打麻将打牌等违反县政府 “十严禁” 的行为进行劝阻。他担任了 11户村民的联防长, 负责小组里11户村民的防疫宣传、自我管护、 体温测量、 环境卫生、 禽畜圈养、 责任包保等日常事项, 并及时为他们登记所需生活物资。了解到村里孤寡老人生活困难, 他给村里捐款2000元。考虑到一些村民长时间宅在家里可能出现焦虑,他向镇政府建议并引荐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徐玉兰老师加入疫情防控期间的心理疏导群,为村民提供心理咨询和辅导。共克时艰, 党员先行勇当先锋  面对疫情, 共产党员不会退缩。 饶志雄召集滞留湖北的师生成立临时党支部, 并担任党支部书记, 带领支部党员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同时积极参与所在地基层组织的疫情防控工作, 让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 他还组织学院各党支部的学生党员积极参与身边的疫情防护行动, 录制疫情防控口号为全院师生送去温馨提示, 开展疫情下资环学子生活状况线上访谈等系列主题活动, 以不同的形式践行初心使命。在湖北抗 “疫” 期间, 饶志雄白天在村里宣传疫情防控科学知识, 协助村里巡逻以及路口布控检查, 晚上和学生线上交流, 共同学习党课,开班会, 进行答疑解惑, 工作非常繁忙。“作为辅导员, 同学们所在, 便是我们的牵挂所在, 同学们平安, 便是我们安好。作为一名党员, 守护家乡的父老乡亲, 就是我们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饶志雄说。饶志雄服务基层, 一线抗 “疫” , 为其他在鄂师生树立了榜样, 在决胜疫情这场大考中,以实际行动诠释和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得到了学校和当地政府的肯定。 他在湖北抗击疫情的事迹受到教育部、 上海教育、 《文汇报》 、 第一教育、 《上海科技报》 、 《咸宁日报》 、 崇阳网等媒体报道, 并入编新民周刊 《战疫口述实录—— —50位亲历者说》 专辑, 咸宁电视台、 崇阳电视台相继推出了《上海党员饶志雄: 防控出把力家乡践初心》 《转变的是身份, 不变的是初心》 专题报道。

  • 学校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九周年

    本报讯(记者 张婷) 7月 1日下午, 华东理工大学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九周年暨“两优一先”表彰会在和平楼第二会议室及 21个分会场举行,庆祝党的生日, 接受思想洗礼, 表彰2018-2020年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 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 校党委书记杜慧芳出席并讲话, 校长、 党委副书记曲景平宣读表彰决定, 党委副书记宋来、 陈麒, 党委副书记、 纪委书记沈志超, 副校长吴柏钧、 李涛、 王慧锋等党政领导出席会议。 党群部门负责人、 “两优一先”表彰对象、二级党组织党委成员以及党支部书记参加会议。会议由陈麒主持。会上, 杜慧芳代表学校党委向获得表彰的集体和个人表示祝贺,向全校广大党员和党务工作者致以节日的问候, 并以 “学习 ‘四史’,感悟初心, 抢抓机遇, 谋划发展” 为题上专题党课。“开展 ‘四史’ 学习教育, 要牢记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 杜慧芳指出,中国共产党在 99年的光辉历程中,始终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在攻坚克难中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华理建校68年来, 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紧跟国家发展步伐, 接续奋斗, 砥砺前行, 努力为党育人, 为国育才, 培养了30余万名优秀毕业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了力量。面对新时代新要求,我们要以“四史” 学习为契机, 引导全校广大党员切实增强 “四个意识” , 坚定 “四个自信” , 坚决做到 “两个维护” 。“对标时代要求,要切实承担全面从严治党责任。 ” 杜慧芳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我们党要长期执政、 永葆活力, 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最重要的是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学校党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认真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 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 把党的领导贯穿办学治校、教书育人的全过程,从抓好政治建设、 思想建设、 组织建设、 干部队伍建设等方面, 扎实推进党的各项建设。“勇当先锋模范, 要让党旗始终在抗疫一线高高飘扬。 ” 杜慧芳指出, 今年年初,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学校各项工作带来很大考验,学校各级党组织对标对表上级要求,始终把广大师生健康放在首位,稳妥有序做好各项工作, 守护了校园净土, 护佑了师生安全,在疫情大考中践行了初心使命。 在这场众志成城的“人民战争” 中, 华理一大批党员领导干部不惧危险, 坚守岗位, 一大批名师巧匠立足网络, 教书育人, 一大批师生员工投身一线,志愿服务,充分展现了华理人的爱国情怀和使命担当,党旗始终高高飘扬在抗疫一线。“要提升党建质量,推动社会主义一流大学建设。 ” 杜慧芳指出,2020 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 规划的收官之年, 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之年,是脱贫攻坚战的达标之年, 也是谋划 “十四五” 发展的关键之年。 面对新形势、 新任务、 新要求, 学校要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 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以一流党建引领社会主义一流大学建设。杜慧芳强调, 党员干部要提高政治站位, 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自觉用党的科学理论指导实践; 要抢抓发展机遇, 以制定学校 “十四五” 规划为契机, 加强顶层设计, 统筹资源, 集聚和发挥学科优势, 服务国家战略和上海发展;要强化担当作为,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认真践行 “一线规则” , 深化全面从严治党, 充分发挥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心有所信, 方能行远。我们要进一步坚定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 向着夺取全面小康胜利、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奋勇迈进的信心和决心。 ” 杜慧芳号召广大党员干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锐意进取、 奋发有为, 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会上, 曲景平宣读了 《关于表彰华东理工大学 2018-2020年度先进基层党组织、 优秀共产党员、 优秀党务工作者的决定》 。 在推荐、 考察、 评选和审核的基础上,校党委决定授予中共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学院联反所支部委员会等 10个基层党组织 “先进基层党组织” 称号, 授予机关工作党委王?等 20位同志 “优秀共产党员” 称号, 授予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党委王珊等 10位同志 “优秀党务工作者” 称号。 大会对这些先进党组织和优秀个人进行了表彰。商学院党委书记马玲、 药学院党委杨友、 机关工作党委崔姗姗分别作为先进基层党组织代表、优秀共产党员代表和优秀党务工作者代表作交流发言。 马玲介绍了商学院党委以一流党建促学院发展, 探索以学科特点和中心工作为圆点的教工党支部建设特色和以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为支点的学生党建特色, 辐射推动基层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 杨友交流了自己作为一名教师党员、 “双带头人” 教工党支部书记、 科技工作者为国奋斗、 立德树人、 科技报国的初心。 崔姗姗从聚焦学生需求、 价值引领、 仪式教育、 突发事件等角度, 交流了自己站稳履职尽责岗位, 服务学生成长成才的使命担当。

  • 坚持 “两个融入” , 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 “两张皮” , 是基层党组织在发挥战斗堡垒作用过程中需要破除的“老大难” 问题。药学院药物化工研究所教工党支部在学校和药学院党委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注重思想引领与实践育人融合、 科技创新与服务国家融合, 在支部书记程家高的带领下, 深入开展系列主题教育和实践活动, 不断提高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 更好地服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药学院药物化工研究所教工党支部现有党员 17 人、入党积极分子 1 人, 以一线教学、 科研教师为主体(17 人拥有博士学位) ,包括多位高层次人才,他们在立德树人、 学科发展和服务 “三农” 等方面做出了显著成绩。夯实基础: 思想引领与实践育人融合 “打铁还需自身硬” 是我们党对自身的要求。药学院药物化工研究所教工党支部立足实际, 紧扣 “党建育人融合、 师生共同成长” 的理念,以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主题教育为契机, 以 “三会一课” 为抓手, 夯实 “两学一做”基础, 积极发挥基层党支部在培养人才、 创新发展、 服务师生、 凝聚人心、 促进和谐等方面的战斗堡垒作用。  注重学习, 强化引领, 药学院药物化工研究所教工党支部在夯实自身组织建设的同时, 注重思想引领与实践育人融合, 积极参与研究生党建指导工作, 鼓励学生始终怀揣服务 “三农” 的专业初心, 树立 “守护大地丰收” 的理想信念, 服务乡村振兴战略, 并安排教工党员带领药学院药物化工所研究生党支部连续多年赴云南、贵州、广西等西部偏远地区,开展绿色农业相关科技支农服务。其中, 聚焦农村用药情况调研、 探索优化用药方案的“药心农新” 社会实践项目, 先后获评2018 年、 2019 年上海市 “知行杯” 大学生社会实践大赛一等奖和专项赛 “十大示范项目” 。“读懂中国、 读懂 ‘中国式扶贫’ , 不仅要从书本上的文字去了解,还要从一线扶贫干部和支农科技人员的身上去感受和体悟。”2019 年 10 月, 该支部结合党员农药学专业背景, 指导药学院药物化工所研究生党支部以 “从‘中国式扶贫’ 中读懂新中国” 为主题, 开展了一堂生动的党课, 号召研究生们用实际行动为祖国建设、 乡村振兴不懈奋斗, 受到了央广网、 光明网、 中国新闻网、 中青在线、 东方网等多家媒体的深度报道。开拓进取: 科技创新与服务国家融合  农业科技创新是 “三农” 领域补短板的难关。药学院药物化工研究所教工党支部聚焦国家重大需求,契合上海科创中心建设, 勇于担当,开拓创新, 不断强化源头创新能力, 为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创新支持, 推动提升了我国国际农业科技竞争话语权。农业强、 农村美、 农民富, 是亿万农民获得感和幸福感的核心来源,而传统杀虫剂的毒性给食品安全带来了隐患, 是需要解决的一大问题。在 “973” “863”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以及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资助下,药学院药物化工研究所教工党支部瞄准农药突出的抗性问题和生态风险等难题,聚焦全球最大杀虫剂类别—— —新烟碱杀虫剂, 创制了环氧虫啶、 哌虫啶等绿色杀虫剂品种。其中,环氧虫啶是我国唯一入选国际杀虫剂抗性治理委员会 (I RAC) 名单的候选杀虫剂品种。2018 年, “环氧虫啶原药” “环氧虫啶可湿性粉剂” “吡蚜·哌虫啶悬浮剂”等获得国家农药正式登记,为水稻和小麦生产安全提供有效支撑, 并在全国开展大面积示范推广应用, 取得了良好的丰产增收效果。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药学院药物化工研究所教工党支部党员、 上海市化学生物学 (芳香杂环) 重点实验室主任李忠教授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带领重点实验室全体成员团结一致,砥砺奋进,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 提升了我国农药学科的研究水平, 促进了国内农药创制研究进展,于2019 年获得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系统“优秀党员” 荣誉称号。染料化学生物学方向带头人杨有军教授获得 2019 年优秀青年基金资助, 并成为入党积极分子。值得一提的是, 2019 年 3 月, 药学院农业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 1% , 为培养我国 “三农” 创新人才厚植成长沃土。疫情期间,药学院药物化工研究所教工党支部统筹疫情防控和事业发展中心工作,支部党员积极捐款和缴纳特殊党费, 参加防疫志愿服务。 他们主动关心研究生身心健康, 并在教学方面系统规划与建设线上教育资源, 使校内校外、网上网下相互衔接,更好地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他们积极申报建设国家农药创新工程中心,为学校“十四五” 农药学学科发展谋划布局。展望未来,药学院药物化工研究所教工党支部将立足教育教学与专业实践, 在思想上、 政治上、 行动上认真对标中央精神, 切实做到讲政治、 顾大局、 守纪律, 不断增强 “四个意识” , 坚定 “四个自信” , 坚决做到 “两个维护” , 把服务国家科技创新战略发展、 助力解决好 “三农”问题作为党建工作重要立足点, 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 爱农村、 爱农民的专家队伍, 切实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不断把为崇高理想奋斗的伟大实践推向前进。

  • 站稳履职尽责岗位, 服务学生成长成才

    自大学时就担任学生党支部书记,工作后先后担任本科生党支部书记、 资环学院党委副书记, 此后又担任学工部副部长至今, 在党务工作岗位上, 崔姗姗老师一直聚焦主责主业, 保持干事创业、 担当作为的热情和活力, 注重提高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亲和力、 针对性和实效性, 积累了比较丰富的党务工作经验。保障学生发展走深走实  促进学生成长要将解决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同等重视。在负责本科生资助工作的过程中, 崔姗姗老师坚持保障与发展并举, 服务和关照并行。近年来, 学生事务中心与上海医药集团合作成立明德俱乐部,通过发挥学生自我教育的力量, 做好 “励志计划” 学子的精准扶助,针对新生先后推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岗位工资预支” “锦囊妙计和十二卡牌大礼包”等暖心举措, 推动资助工作从扶贫向扶智、 扶志转型, 获得新华社、 央视等媒体的报道,相关经验做法也在教育部网站上刊登。为了将评奖评优、学生资助与学校中心工作深度融合, 近 3 年来, 学生事务中心组织 1400 余名奖学金获得者、 受资助学生, 回乡时进行招生宣传和资助宣讲,覆盖江苏、 浙江、 安徽、 山东、 河南等29 个省、 自治区、 直辖市。考虑到学生心理、 学业、 生活和就业等方面的个性化需要, 崔姗姗老师带领学生学业与发展指导中心的同事们,针对不同群体和年级的学生开展系统性学业指导,策划了 “专业巡礼” “集体自习” “21 天打卡” “悦读时刻”“小讲师课堂” 等活动。 自2019 年 10 月开课以来, 130 余名学业小讲师应邀参与授课,累计开课211 场,惠及3000 余人次学生。 “学在华理”公众号定期发布学业帮扶、 学业支持和学业发展相关活动资讯, 从2019 年 10 月运营至今, 已发送推文 483 篇, 关注人数达 8041 人, 累计阅读人次 38. 1 万。让价值引领带上温度香气  党的力量来自组织,组织覆盖和有效融合是党组织发挥作用的前提。为了推进党建工作从“少数点” 向 “全方位” 的覆盖, 崔姗姗老师带领同事, 建立 “一核多元、 横向到边” 的工作机制, 以学生党支部为核心和枢纽, 强化支部与支部、 支部与班级、 支部与园区的协同融合, 落实党员定岗明责, 组织开展 “七一践诺” , 强化党员园区服务主体责任,选树优秀党支部项目和优秀学生党员典型, 积极打造 “一支部一品牌” 格局。一杯香茗, 师生相约, 共叙真知。为了形成育人工作合力, 在支部书记崔姗姗的带领下, 学工部党支部将业务优势和党建服务相结合, 强化与专业教师、 管理人员、服务人员、 优秀校友、 校内外专家的协同联动, 构建了多主题、 高频次、 强互动、 休闲式的系列谈话类活动“通海茶叙” , 让氤氲茶香带着思政温度走进学生心中, 让师生共融、 共建、共成长。近4 年来, “通海茶叙” 已开展600 余场主题活动,内容涉及创新创业、读研深造、 心理健康、 人文雅趣等。 7000 余人次学生与嘉宾开展面对面的交流与分享。该项目于2020 年 1 月入选了中组部全国党员教育培训教材 《基层党组织书记案例选编(高校版) 》 。为成长过程刻下痕迹意义  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 “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 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 一个灵魂召唤另一个灵魂。” 为了打造更多育人载体, 近年来, 崔姗姗老师带领团队不断创新, 深挖仪式活动的教育内涵。每逢佳节倍思亲。由于学习、科研、实习等种种原因, 总有部分学生春节期间不能回家, 为了给留校学子送去温暖, 除了提供校内勤工助学岗位之外, 崔姗姗老师带领团队每年都精心设计寒假留校学生的年夜饭活动,让师生在感受传统文化精髓之余凝聚共识和力量。每年从大年夜至年初三的免费爱心餐也让每一个留校学子都感受到学校大家庭的暖意。一个典型一根标杆, 一个楷模一种导向。 近年来, 为了办好每年的奖学金颁奖典礼, 学工部邀请捐赠企业和嘉宾共同为获奖学生颁奖, 送上寄语希望, 选树张琦、 杨孟平、方文明等一批爱国、 励志、 求真、 力行的优秀青年学生典范, 共同代言华理榜样的力量, 激励华理学子志存高远、 奋勇争先。在栀子花开时节,他们又寓 “教” 于 “别” , 组织6300 余名毕业生在各会场通过交互转播的方式同上毕业典礼这堂 “最后一课” , 遴选并邀请克服先天失聪困难终获学业成功的高羽烨、 响应祖国号召援疆从事基层公共服务的徐光鑫等一批优秀毕业生, 登台讲述奋斗精神和家国情怀, 为学弟学妹的人生规划呈现无声的榜样。抗击疫情关怀及时实时  新年伊始,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 崔姗姗老师义无反顾地投入到学校的疫情防控工作中, 以实际行动做好疫情防控战线的坚守者、 排头兵和逆行者。疫情发生后,她带领团队第一时间做好寒假留校学生的安抚和慰问, 在大年夜为他们送上学校精心准备的年夜饭和大礼包;及时启动疫情期间应急帮困工作, 全面排摸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及其家人的健康情况, 做好人文关怀和经济帮扶; 保障线上教学, 为重点疫区学生、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上网困难的学生及时提供上网流量补贴; 在重点地区学生返校健康观察工作中, 主动和同事们承担一线接待学生入住的工作, 用关怀和服务迎接每一位学生 “回家” 。据统计, 到目前为止, 已有 111 名受疫情影响或疫情期间遭遇重大变故导致经济困难的学生获得临时困难补助 9. 3 万元。  为充实学生居家防疫期间的生活、 学习, 崔姗姗老师带领同事共同策划了四大战“疫” 行动, 引导学生养成学习、 阅读、 体育锻炼、 艺术鉴赏等良好生活习惯。其中, 学习战 “疫” 包括3 大模块: “空中微课堂” 构建学业发展支持体系, 通过组织 “小讲师” 开展线上直播、 学习资料分享,让学业基础薄弱的同学也能宅家学习不掉队; “空中学习坊” 针对升学、 求职、 毕业论文等发展需求, 分类设计各类直播, 让学生在对话中互促成长; “空中自习室” 以线上打卡为依托, 让学生宅家学习不孤单。截至目前,21 天阅读打卡、 空中微课堂、 云读书会、 运动打卡、美育直播课程、心理讲座等相关活动共开展 200余场, 参与人次达 12000 余人次, 实现了 “宅家也精彩” 。央视新闻频道还对华理 “云端毕业一样多彩” 活动进行了报道。